创造一流企业 实现行业领先

从管理出品质,从管理出效益,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新闻动态

感谢您关注重庆市天境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经典案例

责任、合作、专业、创新、服务、奉献

服务与支持

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实现员工自我价值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综合新闻

重庆:让“地球之肾”强起来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5/6 21:26:45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保护好湿地,近年来,我市加强了湿地的保护与修复,不仅建立了大量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更是实施了众多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湿地生态修复又进行到何种程度?连日来,记者现场调查了我市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湿地公园保育区。
    奠定修复基础,38个重点湿地相继得到保护
    要保护好湿地,首先要减少人为的破坏,尤其是对生态敏感度高、生态区位重要的湿地,更要求由政府主导加强管理和保护。
    “我市对湿地的系统化管理和保护始于2007年。”市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夏一平介绍,2007年,我市成立了专门的湿地保护机构——重庆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抓湿地的保护与修复,从那时起,我市开始陆续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力度也逐渐增强。
    2013年,我市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规划纲要》中,首次划定了310万亩湿地生态红线,按照“红线”要求“落界成图”,将生态红线划定的湿地面积,全部细化到具体的地块上,使湿地保护有据可依。
    在此基础上,我市优先对重点湿地进行了保护。截至目前,已相继建立澎溪河、长寿湖等1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璧山秀湖、九龙坡彩云湖等26个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全市湿地保护面积达110.25万亩,湿地保护率达35.49%。
    “十三五”时期,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3个,新建湿地公园10个,使湿地保护率达到40%。
    “这些保护区和公园的建立,对重点及核心区域湿地形成了有效保护,避免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为我市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夏一平说道。
    减少人为影响,湿地核心区渐趋自然
    有了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我市对湿地的修复进程也逐渐提速。
    “湿地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措施可分为两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措施,就是湿地保育。”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姜明说,所谓的湿地保育,即是通过清除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的影响,并减少湿地内人为活动,让湿地逐渐回复到自然原生的状态。这一措施主要针对尚未退化或刚刚开始出现退化迹象的湿地,而这类湿地,在我市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通过开展湿地保育,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与以往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开县相关负责人说,自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湿地保育,包括禁止人员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停止保护区内河道采砂作业、清理整顿周边污染企业和污染源、迁移核心区住户、严厉打击乱捕乱猎,水禽放养,扎巢取卵、网箱养殖等行为。这些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活动对湿地的影响。
    记者在该保护区看到,经过多年的保育与修复,如今,澎溪河湿地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水质优良、植被丰厚、鱼鸟成群。根据相关监测显示,湿地内植物由原来的548种增加到现在的608种;动物种类由原来的207种增加到现在的227种;白鹭的种群数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达到2000余只;还发现了以前在重庆都没有观测记录的蓝胸秧鸡、红胸田鸡,以及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等。
    而这绝不是个例,在我市现今设立的1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26个市级以上湿地公园保育区,我市都采取了类似的措施进行湿地保育。通过这一方式,这些重点湿地的核心区域生态环境,都得到了较大改善,动植物种群数量大幅增加,逐渐展现出自然状态下的优良生态环境。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完善
    如果说湿地保育是避免现有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预防针”,那么,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则是对已遭到破坏的湿地进行全面修复的“手术刀”。
    姜明介绍,所谓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即是通过开展湿地环境整治、植物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管理与监测,对湿地基底、水状况和湿地土壤进行综合治理,完善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对已遭破坏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与重建的目的。
    2009年,我市在酉阳建立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了恢复和重建公园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我市相继实施了两岸山脊植被恢复工程、林泽工程、水岸景观基塘工程、河岸植被带景观工程、水岸生态屏障建设工程以及酉水河高效绿化生态恢复工程等。
    记者在酉水河湿地公园姚庄浅水湾看到,这个河湾通过开展河岸生态工程,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建设了“湿地多塘系统”,种植了大量耐水淹乔灌草,以及荷花、水生美人蕉等湿地植物,吸引很多蛙类、鸟类、鱼类栖息,形成了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稻田湿地等多种湿地景观,并重构出一个个完整的小型生态系统。
    这仅仅是我市实施湿地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已累计投入林业项目资金约1.65亿元、其他资金2亿元,先后对黔江小南海、开县澎溪河等18块湿地开展了湿地保护恢复建设,虽然部分生态修复工程仍在进行中,但据统计,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我市仅湿地面积就增加了22.5万亩。
    “十三五”时期,我市还将按照“动态平衡、总体增加”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湿地修复工作,力争恢复和治理10万亩湿地,进一步增加动植物种群数量,让湿地这一“地球之肾”恢复活力,真正让湿地“强起来”。(记者  张国勇  王翔)